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

漬x手氣。。漬物觀察學隨筆。。

花東行旅途中,遇見一本書<<部落農耕生活工藝誌>>,其中記錄了幾個故事,剛好可以回應我曾經的好奇:在醃漬發酵的文化中,是不是存在對於月事中的女人不宜製作醃漬、發酵的迷思。
書中<敬意與感恩 阿美族的釀酒文化>這一則故事引述花蓮奇美部落的經驗:「釀酒前幾天絕對不能與先生同房,而且連碰都不能碰到,不然釀酒的手氣會變得很不好!阿美族男人也很清楚這一點,所以釀酒前全部自動離家中女子遠遠的。除此之外,月事來的女子也絕不能碰,連不知情的訪客也一樣,若是不小心碰到了,鐵定會壞了大事,所以釀酒時族人都會特別選在隱密之處,以免受到打擾,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手氣。」
<阿美族的釀酒文化>又記載臨海港口部落舒米如妮的回應:「酒麴的製作成敗,其實與製作者當天的身體變化、酸鹼度的確是有關係的。她解釋,人的情緒會影響到身體酸鹼值變化,而這種變化就會對發酵菌產生直接影響。舉例來說,若是做酒麴時心情緊張,手心出汗,這時的碰觸就容易把菌給弄死,因為菌是活的。」
--
文中提到阿美族傳統的酒麴,奇美部落是以六種植物來接菌發酵,有大葉田香、竹葉、紫色九層塔或刺蔥、毛柿子葉、橘子皮或橘子葉、成熟的野生鳳梨皮。大葉田香,是重要的酒麴主角,這是一種水生作物,氣息如八角。其他的植物則是為了增添釀酒的香氣層次。而港口部落傳統酒麴植物有12種之多,舒米如妮以其中大葉田香、水邊生長的薄荷、毛柿子葉三種來製作酒麴。

酒麴製作過程,是這麼被記述的:「兩位阿嬤首先將採集到的6種植物切碎,然後搬出古老的搗臼,將這些切碎的植物給搗爛。取出之後,輪到泡水過兩小時的米分批倒入,並把米粒搗成粉狀...阿嬤接著將搗成粉狀的米給拿出來,與剛才的6種植物混合在一起,搓揉成球狀,成為一顆比乒乓球還大的圓球狀,這時候傳統的酒麴便完成了,房間內一陣陣青草的芳香四溢。這些酒麴丸子擺在籐籃上,必須放置於通風處一個禮拜讓它發酵、長出黴菌,要是長出白色的黴菌就是成功了;而若是黑色的黴菌則表示失敗了...酒麴若是發酵成功,她們便會把糯米給蒸好,並與酒麴搓揉相混合,揉成一大團,放在木桶中再發酵20天,我覺得整個過程中,這個階段是最容易失敗的。」
--
冬天正是適合製作酒釀的好時間!我知道的一般酒釀,是在中藥行或雜糧行買得稱為「白殼」的酒麴麴種,均勻撒在蒸煮好並且合宜溫度的米飯上,待其發酵。白殼酒麴,是製麴工廠所生產的,至於如何製成,目前我還未找尋資料進而理解。此次相遇這本書,得知以天然植物接菌發酵酒麴,我十分喜歡這個部落傳統故事: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